查看原文
其他

“比起成为自己,我更想成为别人”

唯小维 华南师大心理咨询研究中心 2022-05-30

你想过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吗?

 想过,但没想明白。


近日观看了影片《玛丽和马克思》,我开始重新思考这个问题。


影片展示了玛丽和马克思的个人成长以及他们之间瑰丽璀璨的友谊,是一个关于情感,关于自我和成长的故事。


在他们的故事里,书信不可或缺。影片播放至尾声,马克思在给玛丽的信里说:“小时候,我只想当别人,不想当自己”



一下子被这句话击中。


时至今日,已经不是小孩子,受到的教育都告诉我们要“做自己”,还是会在某些时刻想要成为别人。



什么?ta喜欢的人是那样的;ta怎么这么容易就可以和别人打成一片啊;为什么ta总是有条不紊、沉着冷静......


我要是也能这样就好了......



01

为什么想要成为别人?

研究显示,有87%的人希望在大五人格中的至少一个类别上有所改变(Hudson & Robert, 2014) 。在五种特质中,内向性得分高的人改变的愿望最强烈,他们希望能够变得更外向。


社会普遍认为,在群体生活中,表现出更外向的人,会得到更多的的社会支持,变得更自信和坚定。


萌生出成为他人的念头,渴望拥有他人所拥有的人格特质,一般都与“社会比较”“自我价值感缺失”“身份焦虑”等紧密联结。



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定义自己的社会特征(如能力)时,往往是通过与周围他人的比较,在一种比较性的社会环境中获得其意义的,而不是根据纯粹客观的标准来定义的。


为了找到自己的位置,我们不停的进行社会比较。


一般来说,社会比较分为三种:平行比较、上行比较和下行比较。


引起我们想要迫切想要成为他人的更多是上行比较。


在“排序”研究中, 被试倾向于选择和分数高于自己的人比较。如果是与分数两端的人比较, 被试首选最高分而不是最低分的人;即使是选择相似他人, 也会选择分数接近但稍好于自己的人。


显然, 人们更乐于知道自己与优秀他人的关系, 这有助于自我改善。



但是上行比较有风险,有研究认为,如果预期自己将来会和上行比较目标不同,个体就会萌生一种自卑感,带来一定程度的消极体验。


在日常生活中,即使能力非凡的人,也会遇见比自己更有才华的人,上行比较是不可避免的。为了应对这种消极体验,我们会萌生“如果我是他就好了”,这一念头更像是一种防御机制,用以维护自身价值感。



此外,想要成为他人的原因还可能是我们的身份焦虑感


换言之,不少人的自我都是模糊和不够坚定的,你不知道自己应该是什么样子的,以及怎么选择才是对的。


所以在这种情况下,当社会、媒体、父母灌输给你一个清晰的标准——

好的人际关系、好的外形、好的事业=成功


只要你想要变得更好,想要成为更好的自己,你就很容易把这些外在标准当做标杆,努力地追求好的人际关系、外形和事业。


当你认为某人拥有这些成功的条件,你想要成为TA,也就不足为奇了。




02

我们真的想要“成为别人”吗?

接下来,我们重新问一遍自己:“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”。


如果你只是模糊地觉得“我想要成为像xx一样的人”,你需要具体化,这个人身上的哪一点是你想要成为的?是Ta的行为、习惯、说话方式,还是别的什么?改变这一点,是否真的对你有那么大的意义?


事实上,就在设定目标这一步,很多人就会发现自己想象中的改变并不必要。


你不是想成为别人,是想成为更好的自己。



Riis(2008)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,愿意改变与自我认同强相关的10种特质的人更少。人们比较多愿意改变那些与自我认同弱相关的特质。


人们并不像自己想象中那样愿意从根本上改变自己,他们只愿意改变那些和自我身份感关联不大的特质。


换言之,比起成为别人,我们更想“做自己”。



03

如何“做自己”?


或许我不该仰望天空,

应当将视线投去我的内部。

我试着看向自己的内部,

就如同窥视深深的井底。

          ——村上春树

找到自己

要成为自己,首先要找到自己,若通过“社会比较”的方式,可尽可能选择较少的上行比较。


与自己更为相似的人进行比较、进行多维度的比较,关注自己其他积极的领域。降低消极比较风险。且不将自己的个人价值建立在社会比较的基础上


此外,可以通过一些自我技术探索自己

(1)“直言”它指的是冒着一定的风险(例如以下犯上)说出心里的一切、不掩藏什么,也不使用修辞,他完全相信他所阐述的,他所言即他所想的技术。

(2)“记事本”指的是一个人在本子上记录下自己每天的全部行动,种种想法,通过这种方式观察自我,完善一个人关于自我的叙述。

(3)“写信”像玛丽和马克思一样,在信中,人不但袒露关于自身的种种想法——其中往往揭示了人与自身的关系,人与他人的关系也会被袒露出来。

自我在福柯的定义中,本来就是一个有社会含义的概念,它被认为可以是一种社会活动。


人很容易产生对自我的幻想。


而不断打破那些对于自我的幻想,就是在寻找自己,在这个过程中你与自身形成了更为真实的关系。



自我接纳

看见了自己,下一步,悦纳自己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“自我接纳”。即接受自己的所有特点,无论那些特点是积极的,还是消极的。


打破了种种对于自我的幻想,看见真实的自己。虽不完美,虽有缺憾,不是对自己的方方面面都满意,但依然喜爱自己,拥有积极的想法。


我们的自我形象是丰富、多维且充满可能性的。


最后,请成为自己。

每颗星星都有自己的光芒。

你很好,不必成为别人。


-END-



编辑 | 唯小维

排版 | Asterism

审核 | 水泽木兰

图片 | 《玛丽和马克思》、南波タケ

参考文献:

[1] Suls J M, Miller R L. Social Comparison process: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perspectives. Washington, DC: Hemisphere Publication Services, 1977. 1~19

[2] 邢淑芬,俞国良.社会比较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[J].心理科学进展,2005(01):78-84.

[3] 邢淑芬,俞国良.社会比较:对比效应还是同化效应?[J].心理科学进展,2006(06):944-949.

[4] 刘艳.自我建构研究的现状与展望[J].心理科学进展,2011,19(03):427-439.

[6]郭淑斌,黄希庭.社会比较的动力:动机与倾向性[J].西南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0,36(04):14-18.

[6[ knowYourself丨“我想成为任何一个人,除了我自己”丨研究:人格是可以改变的么?

[7[ knowYourself丨你不用成为别的人,只需要成为你自己丨KY主创随笔:如何抵达真我

[8] 徐慢慢心理话丨一个人越来越焦虑,只有1个原因

▼ 点击图片即可跳转 ▼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